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
1 实验目的
(1) 了解纺织品有害物质检测前处理的方法,学会正确使用前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仪器。
(2) 了解气质联用(GCMS)和液质联用(LCMS)的结构、原理和简单操作,初步学习GCMS和LCMS图谱的看图方法和表征含义。
2 仪器用具和材料
450GC-320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(Bruker公司)
TSQ Max Access Quantum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(赛默飞世尔公司)
R210旋转蒸发仪(Buchi公司)
恒温振荡器、氮吹仪、超声波浴发生器、密理博纯水机、微量移液器
3基本知识
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、助剂等整理剂,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。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,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。因此,有必要对有害物质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。本实验所涉及的国家标准如下:GB/T 17592-2011、GB/T 18413-2001、GB/T 18414.1-2006、GB/T 20382-2006、GB/T 20383-2006、GB/T 20384-2006、GB/T 20386-2006、GB/T 20387-2006、GB/T 20388-2006、GB/T 23344-2009。
3实验步骤:
1.按照国家标准要求,采购或者自制标准品,配置成合适浓度的工作溶液。设置仪器参数条件,将工作溶液按照浓度从低到高进样,形成标准工作曲线。
2.按照国家标准要求,将纺织品进行前处理,要求操作步骤准确及时,并填写实验记录。
下面以禁用偶氮染料为例,简要说明实验过程:
2.1 取代表性的试样,剪碎成5mm*5mm的小片,准确称取1g,精确到0.01g,置于反应器中,加入16mL已经加热到70±2℃的柠檬酸盐缓冲溶液,将反应器密闭,用力摇荡,使试样完全浸于溶液中,置于70±2℃的水浴中保温30min,使所有的织物充分润湿。
2.2 打开反应器,加入3mL连二亚硫酸钠溶液,并立即密闭振荡,置于70±2℃的水浴中保温30min,取出后2min内冷却到室温。
2.3 用玻璃棒挤压反应器中试样,将反应液全部倒入提取柱内,任其吸附15min,用4×20mL乙醚分4次洗提反应器中的试样,每次需混合乙醚和试样,然后将乙醚洗液滗入提取柱中,控制流速,收集乙醚提取液于圆底烧瓶中。
2.4 将圆底烧瓶放置在真空旋转蒸发器上,于35℃的低真空下浓缩至1mL,再用缓氮气流去除乙醚溶液,使其浓缩近干。
2.5 GC/MS 分析方法定量
气相色谱-质谱分析:设置气相色谱的参数如下:
a)毛细管色谱柱:DB-5MS 30mX0.25mmX0.25um,或相当者
b)进样口温度:250℃
c) 柱温:50℃(0.5min) 150℃(8min) 230℃(20min) 260℃(5min)
d)质谱接口温度:270℃
e)质量扫描范围:35amu~350amu
f)进样方式:不分流进样
g)进样量:1 uL
h)电离方式:EI,70eV
3.2 定性和定量分析
准确移取1mL内标溶液加入浓缩近干的圆底烧瓶中,混匀,静置,然后分别取1uL标准工作溶液与试样溶液注入色谱仪中,用内标法计算定量。4.经过前处理步骤之后,将前处理之后得到的样品液体及时进样并进行定性分析,若发现样品呈阳性,则再次进行实验,确证并定量。
5.定量结果分析: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在定量时分为内标法和外标法,外标法操作步骤更简单方便快捷,但结果不如内标法准确可靠。
6.定量实验结果按照要求进行公式计算后,若低于检测低限,则试验结果为“未检出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