纺织与服装设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苏州大学)欢迎您!

针织物上机实验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2-11-08浏览次数:2125

 

针织物上机实验

 

1 实验目的:
(1)了解横机的主要结构和横机机号的测量方法。
(2)了解使用横机的注意事项。
(3)掌握平针、罗纹的编织方法,观察1+1罗纹与2+2罗纹的起头方式。
2 实验内容
平纹与1+1罗纹织物的编织。
3 基础知识
横机由机架、针床、三角装置、喂线装置等部分组成。
机架支撑着横机的工作面,上部放置针床、三角装置、喂线架等,机架左侧、针床下部有一手柄,它与凸轮配合可调节后针床左右平移,以调节前后针床的相对位置。
针床有前针床、后针床,两针床的夹角为970,针床上开有均匀的针槽,供放置织针,织针可在针槽内上下滑动。针织横机大都采用舌针进行编织,舌针的材料一般采用60号钢丝或钢片压制而成,舌针有高踵针、低踵针、长踵针、短踵针等。
横机的三角装置如图所示,图中1、2为起针三角,3为顶针三角,4、5为成圈三角,6为导向三角。三角装置控制舌针的针踵作升降运动,从而完成成圈过程。
喂线装置的作用是使纱线在一定张力状态下编织,使编织过程顺利,喂线装置有马鞍式、圆盘式等多种形式。
当横机机号一定,可以加工的纱线支数是有一定范围的,通常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式中:Nm——加工纱线的公支数
G ——机号
C ——常数(取7---11)
4 实验步骤与方法
(1)观察横的组成和成圈机件的组成。
(2)测定横机机号,用直尺量38.1mm(1.5英寸)的针床长度,数出其间有多少枚针,计算每英寸织针数。
(3)1+1罗纹的编织
① 用刮板将前后针床的织针1隔1刮起到编织位置,注意前后针床参加编织的织针必须相互交叉排列,如果前后针床的织针在一直线上,则编织时前后针床的织针一起挺出筒口线时会互相碰撞,撞坏织针;
② 将机头各三角位置调到符合编织罗纹所要求的位置,然后推动机头观察:A、观察前后针床织针的顶端与筒口线的距离是否一致,若不一致可调成圈三角位置,直到一致为止。B、观察织针顶端与筒口线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,调成圈三角位置至符合要求为止;
③ 穿好编织线,线端从前后针床的中缝中穿过,绕在机架上,将机头自右向左推移;
④ 穿好起针板,挂上重垂;
⑤ 关前后针床对角位置的一对起针三角,来回织数次空转;
⑥ 放下⑤中关起的起针三角,再推动机头进行编织,使1+1罗纹织物具有一定的长度;
⑦ 平纹编织。
在上述1+1罗纹织物的基础上继续编织。首先将前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翻到后针床的织针上,关起前针床起针三角,推动机头继续编织,使平针织物具有一定的长度。
5 实验结果:
织出平纹织物和1+1罗纹织物各一块。